近期,通過對《黨員干部“八小時外”行為規范清單》的深入學習,我深刻認識到黨員干部在工作時間之外同樣肩負著維護黨的形象、堅守紀律底線的重要責任。作為皮帶隊黨支部書記,這不僅是對自身行為的規范要求,更是在團隊中樹立榜樣、強化紀律監督的行動指南。
一、思想認識:紀律之弦永不松
黨員干部的身份是全天候的,“八小時外”并非紀律的真空地帶。在日常工作中,我們身處組織的監督與管理之下,紀律意識相對較強。然而,一旦脫離工作環境,部分黨員干部可能會產生放松心態,認為私人時間可以自由支配,忽視了自身行為對黨的形象的影響。這種思想誤區是極其危險的,它可能導致紀律底線的松動,為不良行為的滋生提供土壤。
從近年來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例來看,許多問題都發端于“八小時外”的放松時刻。有的干部在酒局牌局中迷失原則,有的在家庭瑣事中忽視家風建設,這些案例警示我們,黨員干部必須時刻保持政治清醒,將黨性修養貫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。我們要深刻認識到,“八小時外”的自我管理,是對初心使命的持續踐行,是對黨員身份的高度負責。只有把“為人民服務”的信念刻進思想深處,才能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,依然堅守紀律底線,做到臺上臺下一個樣、人前人后一個樣。
二、行為規范:慎獨慎微守底線
《黨員干部“八小時外”行為規范清單》為我們明確了具體的行為準則,從餐飲宴請、娛樂活動到社會交往、家風家教,涵蓋了生活的各個領域。這些規定并非對個人自由的限制,而是對黨員干部的保護,幫助我們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明辨是非、避免犯錯。
在社交圈中,我們要秉持“親清”原則,與管理服務對象保持適當距離,堅決杜絕吃請、收受禮品等違規行為。要凈化朋友圈,結交志同道合、積極向上的朋友,遠離那些試圖利用我們權力謀取私利的人。在生活圈中,注重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,遠離低級趣味和不良嗜好。倡導勤儉節約的生活方式,反對奢靡享樂之風。同時,要重視家風建設,以良好的家風涵養清正的黨風政風。例如,在餐飲宴請方面,堅決抵制違規吃喝,不參加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活動。在娛樂活動中,不涉足私人會所、夜總會等場所,避免參與不健康的娛樂活動。在網絡空間,規范自己的言行,不發表不當言論,維護網絡清朗空間。這些看似瑣碎的日常行為,實則關乎黨員干部的形象和黨的聲譽,必須慎之又慎。
三、監督管理:自律他律相結合
管好黨員干部的“八小時外”,既需要個人的自律,也離不開組織的監督管理。作為支部書記,我深感責任重大,要積極履行職責,加強對皮帶隊黨員干部“八小時外” 行為的監督。
一方面,加強思想教育,提高黨員干部的紀律意識和自律能力。通過組織專題學習、開展廉政談話等方式,引導黨員干部深刻認識“八小時外”行為規范的重要性,自覺遵守紀律規定。定期組織案例分析會,剖析“八小時外”違紀違法典型案例,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,增強警示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。另一方面,創新監督方式,拓寬監督渠道。建立健全監督機制,加強與黨員干部家屬的溝通聯系,發揮家庭助廉的作用。鼓勵群眾參與監督,暢通監督舉報渠道,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調查核實。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,形成監督合力,讓“八小時外”的監督無死角。
通過學習《黨員干部“八小時外”行為規范清單》,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。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,我將以身作則,嚴格遵守行為規范,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。同時,積極履行職責,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監督管理,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,為皮帶隊的發展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。(胡家河礦 楊玉偉)